以太生态坊社区(以太坊defi生态)

库币Kucoin中国 60 0

  *

  “两线三片”

  瓯江两岸沿线

  塘河两岸沿线

  三垟湿地

  中央绿轴

  历史文化街区

  

  加快打造瓯江两岸沿线、塘河两岸沿线、三垟湿地、中央绿轴、历史文化街区等“两线三片”五大亮丽城市名片,是我市推进“大建大美”的重中之重。为加快“两线三片”开发建设,我市成立以太生态坊社区了“两线三片”五个指挥部,实行“一个领导领衔挂帅、一支队伍专业负责、一个平台有力支撑、一套机制强化保障”。

  前天上午,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周江勇主持召开“两线三片”指挥部联席会议。周江勇强调,要以“等不起”的使命责任、“急不得”的战略定力、“慢不得”的攻坚态势,加力加速推进“两线三片”开发建设,为温州再造新优势、再创新辉煌、打造“铁三角”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以太生态坊社区(以太坊defi生态)

  今天上午,市委市政府召开“两线三片”开发建设动员会。

战鼓催人疾,

号角励争先。

小编带你走工地、看项目、听心声,

看各有关部门如何将“两线三片”(鹿城区域)

壮丽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瓯江两岸沿线

  

年内全面完成重点区段亮化工程,开建滨江商务区CBD绿廊、城市阳台,初步展现瓯江沿线“小外滩”形象。

  沿岸建筑秀灯光

  亮起来瓯江现“小外滩”,靓起来

  有人说,瓯江两岸之于温州,正如钱塘江两岸之于杭州、甬江两岸之于宁波。作为“两线三片”的重头戏,做好瓯江两岸沿线综合保护与开发建设,事关城市长远发展和民生福祉。

  昨天下午3时许,温州城投集团滨江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工程项目三部经理王宏,走进市民中心工地现场。近期,他组织了数百名工人加紧对市民中心的功能结构进行调整。

昨天,在瓯江两岸沿线,市民中心等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建设当中

滨江商务区沿江楼宇逐步入驻

温州“陆家嘴”现雏形

  工商银行、浙商银行、华夏银行、浦发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相继落户滨江商务区,温州“陆家嘴”的金融氛围日渐浓厚……随着建设的进一步推进,滨江商务区沿江楼宇群集聚已初具雏形,尤其是30栋大楼基本进入逐步入驻阶段。

  作为滨江商务区建设的一大“重头戏”——“30幢大楼”主要包括桃花岛D地块、天盛一和二期、海运地块、海警地块、工商银行、浦发银行大厦、华夏/浙商、农行、鹿城银行/中国人寿、金融大楼等14个项目,总建筑面积约73.56万平方米,总投资约66.13亿元。目前多幢大楼已入驻,其他大楼正逐步入驻。这些楼宇的建成投用与早前投用的移动公司大楼、港航局大楼、香格里拉大酒店等形成商务楼群,大大提升了该区域内的商务办公环境与城市形象。

  与此同时,滨江商务区的配套设施建设也在加快推进。市政道路方面,区域内已建成市政道路24条,在建28条,基本形成区域道路框架;绿化景观方面,在建项目4个,年内拟建项目8个,初步形成沿江景观带、绿廊、杨府山公园为重点,众多街心公园、绿地为点缀的生态布局;公配设施方面,建成沿江防洪堤、安澜轮渡候船厅、杨府山立体停车库、杨府山西区配套工程等一批公配设施,不断完善区内城市功能;教育设施方面,建成幼儿园10所、小学6所、中学3所。

  尤其值得期待的是该区域内的体育休闲公园,该项目位于滨江商务区桃花岛片区,总用地约63公顷,通过对垃圾山整治、零散的公共市政设施整合改造以改善该区域的生态环境和城市形象,整合后整个公园可建面积约70万平方米。建成后可饱览瓯江景观,成为集休闲、体育、公园功能为一体的滨江商务区综合功能区。

  小编了解到,目前该区域已经完成二轮策划方案,其中垃圾填埋场完成场地调查,正在编制治理方案,中心片污水处理厂也正在加快施工;排江管已开工建设,计划11月份完工;跨瓯江电力隧道正在开展EPC招标工作,计划年内开工建设。

  作为温州由“滨江时代”迈向“滨海时代”的中心连接点,滨江商务区一直都是温州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之一,承担着温州经济腾飞、大温州都市圈崛起引擎的重任。如今在瓯江路上放眼望去,沿江再也看不到以前那些低矮、破旧的房屋,取而代之的是一幢幢高耸入云、外观时尚的楼宇,气势十足。随着高端人群、高端配套工程项目的不断聚集推进,一个集金融、商务、时尚会展、商贸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温州陆家嘴”正崛起在瓯江之畔。

瓯江亮灯,两岸年内初显“小外滩”形象

  最近,瓯江沿线夜晚多了几分亮丽,鹿港大厦等沿江建筑在夜色下炫出靓丽的灯光秀。这是鹿城区启动瓯江路亮化示范区块建设的初步成果。

  鹿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市政公用科科长罗哲文介绍,瓯江路亮化示范区块项目分两个标段实施,一标段包括东瓯大桥至海事路沿线80余栋建筑物、滨江景观带,含安澜过街天桥、帆影公园、郭公山;二标段包括东瓯大桥、瓯越大桥、江心屿。建设内容包括基础照明、灯光秀、音响及配套工程等。

  瓯江路实现全面亮灯后,市民可通过水线、步线、车线这三重视线,观看到两扇画卷、三大主团和多个场景故事。江心屿将利用照树灯、光束探照灯、投光灯、洗墙灯等多种灯光设施,演绎变幻莫测的灯光秀场。

  值得一提的是,鹿城区还计划将东瓯大桥至会展中心的健身步道和自行车道实现全部连通,对瓯江沿线景观进行再提升。

  按照市委要求,瓯江两岸沿线开发建设要加快研究瓯江两岸核心段亮化夜游工程,争取年内初显“小外滩”形象。

  新闻+

  瓯江沿线开发建设

  着力打造四大工程

  瓯江两岸沿线开发,南岸从青田交界至机场,北岸从青田交界至黄华,岸线长度各约60公里,其中核心区域是东瓯大桥至七都三桥(规划中)两岸构成的环形40公里,涵盖了鹿城区、龙湾区、永嘉县、乐清市、瓯江口等县(市、区)、管委会(功能区)部分管辖区及滨江商务区等重点区域。

  今年8月,温州市瓯江沿线开发建设指挥部正式成立,近期重点围绕江心屿景观改造提升、瓯江两岸核心段亮化夜游、瓯江路道路及景观提升等项目进行深入谋划和推进,且已着手研究制定实施方案。

  下一步,对瓯江沿线开发建设,我市将着力打造瓯江沿线城市亮化旅游工程、“两岸相融”的瓯江景观工程、跨江发展的综合交通工程和开发建设亮点工程等四大工程,实施一批具有地标性意义的重大建筑项目或特别重大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

  塘河两岸沿线

  

年内基本完成“一环三线”景观提升和亮化工程,充分展现塘河韵味。

  杨婶不必再烦恼

  滨河绿道快通了

  昨天傍晚时分,市区吕浦河滨水公园已经聚集了不少前来锻炼的大爷大妈。

  家住强强锦园的杨婶,就是其中之一。她今年60多岁,平时喜欢和同伴沿着吕浦河慢步。但有一个问题一直让她很烦恼:“沿河绿道很多地方断开,跑着跑着就过不去了,只能折返,少了几分乐趣。”

南塘五组团的河边小道

“大建大美”实施意见

明确提出重启绿地河道联网

  为彰显温州城市“山水特色”,近年来我市重视滨水公园建设,在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过程中,按照“成网、串绿、慢行”原则和“两横五纵”布局,依托已建沿河、沿路绿地,实施城区绿道网建设。然而城市绿地河道联网过程中,遇到了不少“卡点”,让滨河绿道有了“断点”。

  对于杨婶的烦恼,鹿城区南汇街道桥儿头社区主任蒋文宇也是深有感触。他介绍,这几年市名城集团的安居房开一直在和南塘五组团的居委会协商,希望能改建小区内沿河小道,扩大成供行人散步的绿道和骑行的自行车道。

  “这几天还要再开一次协调会,这事儿确实不好办。”蒋文宇指着南塘五组团内一处沿河小道说,目前这里的道路基本只有小区居民散步,只有半米多宽,而且弯弯曲曲,夜晚走路容易绊倒。因为沿河道路究竟属于小区绿化土地还是市政道路,产权存在分歧,几年了还没有攻克这一“难题”。

  今年,在全市《关于开展“大建大美”行动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将重启绿地河道联网。

今年塘河沿线整治提升

安排8个绿道贯通建设工程

  据介绍,今年塘河沿线整治提升安排汇昌河南岸(东屿发电厂段)临时绿道景观工程、吕浦河(南塘街至桥儿头路段)绿道贯通工程、南塘街南延(东岸)绿道贯通工程和温瑞主塘河慢行系统桥梁工程等8个绿道贯通建设工程。

  杨婶所在的区域正位于吕浦河(南塘街至桥儿头路段)绿道贯通工程。市塘河沿线开发建设指挥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将重点解决因小区封闭、单位(厂区)封闭以及旧村导致沿河两岸绿道无法贯通的问题。目标是实施10.16公里绿道贯通项目,年内完成2.96公里、新建桥梁3座,打通11处“断点”。

  绿地河道连线成网,市民在城区绿道和城市休闲慢行通道上悠然散步。这一场景,预计杨婶和她的伙伴们不久便能亲身感受。

  新闻+

  塘河“一环三线”约24公里

  今年完成景观提升和亮化工程

  根据实施方案,计划今年基本完成塘河“一环三线”约24公里的景观提升和亮化工程,26个项目包括绿道贯通建设、绿化整治提升、生态整治修复、景观亮化建设、河道打卡拓宽五种类型。目前,河道打卡拓宽项目已完成攻坚;20个项目正紧锣密鼓推进;5个项目处于前期工作阶段。

  中央绿轴

年内全面启动世纪公园周边城市功能项目建设,加快汇聚人气商气。

  北至瓯江路,南至大罗山

  绝美城市画轴延伸展新颜

  昨天,小编从温州中央绿轴指挥部了解到,中央绿轴还将继续延伸,北起瓯江路,南至大罗山,全长约16.2公里的中央绿轴规划和建设工作现已正式开展,一幅集生态、魅力、活力、现代于一体的绝美城市画轴正在渐渐打开。

建设中的梧田林村安置房,与世纪公园一路之隔

世纪公园已成市民休闲娱乐好去处

  “爸爸妈妈,我们去逛公园吧以太生态坊社区!”每天吃过晚饭,家住荣欣家园的3岁女孩薛恩彤便会拉着爸妈下楼逛世纪公园,这已成为小恩彤一家每晚必备的休闲项目。自去年9月15日开园以来,世纪公园累计人流量超过10万人次,已成为市民休闲娱乐好去处。

  从2015年搬至中梁·橡树湾的市民缪薇薇,也对离家仅几百米远的世纪公园赞不绝口。她说,一出家门就是公园真是太方便了,她现在晚上经常约邻居到公园夜跑,如果公园旁的配套设施能够更加完善,那就更好了。

  缪薇薇的憧憬其实并不遥远,小编从中央绿轴指挥部了解到,目前世纪公园的城市配套设施正在逐步完善,9月28日晚上,世纪公园城市书房亮灯对外试开放,除城市书房外,现园区商业配套已渐完善,还引进了平湖香都热唯全球商品直供中心,以便市民游园期间购物。下一步,二期下沉式商业广场还将有VR体验馆、家居馆、培训中心、书房咖啡屋等商铺陆续开放。

中央绿轴区块内主干路网框架成形

  今年8月份串联瓯海大道与锦江路的三友路全线通车,有效地分流瓯海大道、惠民路、温州大道等道路的车流,进一步优化中央绿轴区块的路网布局。目前,该区块已累计建成万源路、三友路、月落垟路西段、东垟路西段、惠民支路、南入口道路等市政道路,区块内主干路网框架基本形成。

  昨天下午2时,小编来到梧田林村安置房建设现场,该安置房涉及瓯海大道西端快速路沿线瓯海区梧田街道的河庄小区、汇头、前牌等房屋拆迁,共计160余户。据项目经理汪小康介绍,去年7月该工程结顶后,他们根据相关要求对安置房外立面进行提升改造,并对小区景观和沿河景观主动与绿轴景观相协调,打造高品质安置房。目前该工程正进行室内装饰装修施工,室外附属工程已进场实施,将于2018年6月前完成全部各项验收手续,具备交付条件。

  除了一批在建的住宅外,今年9月29日,中央绿轴组合地块在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竞拍出让,最终万科成功摘牌,该组合地块地处温州市中轴线上,市行政中心以南,三垟湿地以北,沿世纪公园两侧分布,总用地面积237.55亩,总建筑面积约52万平方米,地块包含星级酒店、商业综合体、商业街、高端居住等多种功能业态,预计总投资超百亿元。

  新闻+

  下步实施重点北起瓯江路南至瓯海大道

  据中央绿轴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央绿轴下步的开发建设将以中央绿轴瓯江路至瓯海大道段为实施重点,该核心段全长约5.3公里,按照“两年全面开工、三年基本完成”的推进目标,并以核心段为中心,对整条轴线进行规划控制和建筑安排。整个区域计划实施项目48个(含前期项目),政府性投资78亿元,社会投资242亿元。

  历史文化街区

年内要完善五马街、庆年坊等历史街区保护开发方案,并启动实施。

  祖孙三代都在老宅成婚

  台阶门槛椽子都没动过

  昨天下午,天气闷热。鹿城区庆年坊26号一座老宅的主人林云弟与妻子沈爱香,坐在躺椅上感受凉风习习。说起政府要将庆年坊打造成历史文化街区,他们点赞说,在这里生活了数十年,大家对老宅很有感情,打造历史文化街区是好事。

庆年坊历史文化街区

除了必要的维修,几乎很少改动房子

  “房子虽然旧了点,但夏天有凉风,不开电风扇也凉快,冬天太阳从早晒到晚,很舒服。”今年88岁高龄的林云弟老人说,老宅共有5间房子,是妻子的祖业,已有300年左右历史。他在这里住了几十年,目前与儿子住其中两间,另外3间属亲戚。

  今年86岁的沈爱香老人说,自从她6岁住进这座老宅,家里人就很少改动房子,只是偶尔做一些必要的维修。台阶、门槛、椽子等都没怎么动过。“这三四米长的台阶石条是整块石头做的,目前很难找到了,我们哪舍得挖掉。”

  林云弟及其儿子和孙子,三代都是在这座老宅结的婚,在装修婚房时也没对老宅大翻修,只是内部做了小装修。

  林云弟说,他们曾去绍兴、宁波等城市旅游,每个城市都有历史文化街区,游客不少,温州也应该有这样的历史文化街区,目前政府部门要将庆年坊打造成历史文化街区这是好事。

居民自觉保护,17年未开一家商铺

  “庆年坊的居民对老街区文化保护都很自觉,2000年至今未开出一家商铺。”庆年坊社区居委会主任乐素贞说。资料显示,庆年坊历史文化街区包括庆年坊、丰和巷、珠冠巷等14条街巷,涉及居民3631户,有文保建筑3处和历史建筑12处,另还有拟保历史建筑29处。

  乐素贞透露,庆年坊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工作早在2000年左右就已开始,当时政府部门曾投入100多万元用于街区旧房改造、外墙粉刷等,尤其是2010年市政府将庆年坊街区列为历史文化街区后,该居委会利用元宵、端午、中秋、冬至等传统节日,举行各种古街和韵文化节,宣传古街文化和保护。

  目前,庆年坊社区居委会正在拍摄《庆年坊十七号》微电影,这部微电影说的是庆年坊一个地下联络站的故事,该联络站是省级文保单位。此前,居委会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还拍摄了微电影《庆年坊欢迎你》。

  作为鹿城区人大代表,乐素贞还多次提出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建议,如今年在鹿城区两会上提出《庆年坊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改造的思考》的建议。

  新闻+

  四大历史文化街区和一个历史地段

  有2200年城市发展史的古城温州,于201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目前,温州有四大历史文化街区和一个历史地段,分别为五马-墨池、庆年坊、朔门、城西街等历史街区及江心屿历史地段,总面积141公顷,较好地保留了南市、东庙、西居、北埠、中子城的格局。街区内分布着众多文物古迹,现有省级文保单位13处,市级文保单位30处,第一批已公布的历史建筑83处,古城保护价值很高。

综合温州都市报、温州商报;摄影:陈柏源、杨冰杰等

丨丨丨

  

标签: #以太生态坊社区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